矿山开采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38
作者
李莲华
高海英
机构
[1]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矿山开采; 环境问题; 生态恢复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矿山开发活动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破坏地表景观与土地资源、诱发地质灾害、水资源受到影响和生物多样性遭到损失等。总结和借鉴了发达国家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经验,提出了矿山环境治理的最佳结果是生态恢复,主要包括土壤基质改良、植被恢复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J].
唐恒 .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 (01) :15-19
[2]  
浅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J]. 罗剑.广东土地科学. 2005(02)
[3]  
浅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J]. 罗剑.广东土地科学. 2005 (02)
[4]   矿区废弃地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J].
王洁 ;
周跃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5, (01) :5-8
[5]   昆钢大红山铁矿生态恢复技术初探 [J].
苏成西 ;
曾和平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5, (01) :22-24
[6]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以六安市矿山为例 [J].
谭绿贵 ;
陆三明 ;
王本伟 ;
张鑫 .
皖西学院学报, 2004, (02) :45-48
[7]   华南铅锌尾矿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J].
束文圣 ;
叶志鸿 ;
张志权 ;
黄铭洪 ;
蓝崇钰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29-1639
[8]   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 [J].
黄铭洪 ;
骆永明 .
土壤学报, 2003, (02) :161-169
[9]   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政策研究 [J].
张应红 ;
文志岳 .
中国矿业, 2002, (06) :58-61
[10]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J].
陈芳清 ;
卢斌 ;
王祥荣 .
生态学报, 2001, (08) :1347-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