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南缘沉积岩层控型铅-锌矿带区域构造控矿作用

被引:19
作者
张正伟 [1 ]
彭建堂 [1 ]
肖加飞 [1 ]
朱笑青 [1 ]
沈能平 [1 ]
张中山 [1 ,2 ]
游富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构造控矿; 铅-锌矿床; 沉积改造型; 西昆仑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疆喀什—叶城一带层控沉积岩型铅-锌矿床沿着塔西南缘分布,受区域性的克孜勒陶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的时空演化密切相关。早古生代末,原特提斯洋封闭使昆仑地体拼贴于塔里木地台南缘,并沉积了一套泥盆系陆相碎屑岩。石炭纪中昆仑以南的古特提斯洋的活动,使塔里木南西边缘形成了陆内裂陷沉积(形成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和克拉通边缘拗陷盆地沉积,后者形成了台地边缘相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覆于泥盆系之上,构成本区铅-锌矿层位。随着古特提斯在石炭纪末向北消减,二叠纪塔里木地台南缘遭受南北挤压,三叠纪时期处于隆起剥蚀状态,造成盆地构造向隆起造山之间的构造转化。侏罗纪在推覆体前缘下盘形成含煤盆地,后缘出现拉张性盆地。在这种张性和压性构造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形成开放环境的宏观破裂构造;在褶皱变动和断裂变动过程,大气降水渗入地层,萃取成矿元素并在构造作用过程中迁移,在发生温度下降、含矿热液稀释、pH增高、氧逸度降低等介质条件变化时,成矿元素沉淀,形成改造作用明显的铅-锌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新疆层控型铅锌矿 [J].
董连慧 ;
庄道泽 ;
冯京 ;
张良臣 .
新疆地质, 2007, (04) :339-344
[2]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区域控矿条件 [J].
胡庆雯 ;
朱红英 ;
周圣华 .
矿产与地质, 2007, (05) :551-554
[3]   新疆西昆仑科库西里克铅锌矿床地质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董永观 ;
郭坤一 ;
廖圣兵 ;
肖惠良 ;
王涛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30-1738
[4]   塔里木盆地北缘新太古代辛格尔灰色片麻岩形成时代问题 [J].
胡霭琴 ;
韦刚健 .
地质学报, 2006, (01) :126-134
[5]   西昆仑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J].
匡文龙 ;
古德生 ;
刘继顺 ;
刘文伟 .
有色矿冶, 2005, (02) :1-5
[6]   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 [J].
董永观 ;
郭坤一 ;
肖惠良 ;
张传林 ;
王爱国 ;
赵宇 .
中国地质, 2003, (02) :173-178
[7]   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含矿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印建平 ;
田培仁 ;
戚学祥 ;
陈克强 .
现代地质, 2003, (02) :143-150
[8]   新疆西昆仑地区铅锌矿成矿特征与找矿前景 [J].
常雪生 .
新疆有色金属, 2003, (01) :2-4+8
[9]   西昆仑地区卡兰古MVT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匡文龙 ;
刘继顺 ;
朱自强 ;
刘石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4) :423-428
[10]   塔里木西南缘MVT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J].
王书来 ;
汪东波 ;
祝新友 .
矿产与地质, 2001, (04) :23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