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

被引:27
作者
王欣
邹统钎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非惯常环境; 体验; 旅游本质; 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非惯常环境概念给出了一些旅游现象的合理解释,指出了构建旅游研究体系的一种尝试方向。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惯常环境下人的体验的本质问题。文章指出,体验对于人们具有生命层面的意义,而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是人们以变换环境的方式去调整生命状态。文章还对基于非惯常环境视角的旅游定义做了一些补充探讨,包括主动性、暂时性、可替代性和旅游体验价值的有限性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 [J].
谢彦君 .
旅游学刊, 2010, 25 (01) :26-31
[2]   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9, 24 (07) :12-17
[3]   关于旅游现象的生存论本质 [J].
张斌 .
旅游科学, 2008, 22 (06) :10-14
[4]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8, (10) :12-16
[5]   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J].
张凌云 .
旅游学刊, 2008, (01) :86-91
[6]   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 [J].
龙江智 .
旅游学刊, 2005, (01) :21-26
[7]   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 [J].
邹统钎 ;
吴丽云 .
旅游科学, 2003, (04) :7-10+41
[8]   旅游本质探析 [J].
陈才 .
旅游科学, 2000, (04) :16-18
[9]   论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J].
谢彦君 .
旅游学刊, 1998, (04) :41-44+63
[10]  
旅游市场营销实论[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美) 帕洛格 (Plog,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