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渗透率统计预测方法

被引:17
作者
董敏涛
张新民
郑玉柱
张培河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关键词
煤层渗透率; 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 煤层气井; 生产历史拟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例,本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储层试井渗透率和埋深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运用此回归方程便可确定未勘探区煤储层试井渗透率的变化范围。根据历史拟合的煤层渗透率与试井测试的煤层渗透率之间的比较关系,针对具体煤层气田(藏)确定出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再乘以由回归方程得出的试井渗透率预测值,从而可确定出较为真实的煤层渗透率值,供煤层气可采资源量计算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煤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综述与分析 [J].
李培超 ;
孔祥言 ;
曾清红 ;
卢德唐 .
天然气工业, 2002, (05) :45-49+8
[2]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李田忠 ;
胡超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1) :45-52
[3]   地应力对煤层渗透性的影响 [J].
何伟钢 ;
唐书恒 ;
谢晓东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353-355
[4]   中国煤储层渗透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叶建平 ;
史保生 ;
张春才 .
煤炭学报, 1999, (02) :8-12
[5]   铁法煤田煤储层渗透性预测 [J].
李小彦 ;
李静 ;
杨利军 ;
雷崇利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1) :36-38
[6]   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 [J].
张胜利,李宝芳 .
中国煤田地质, 1996, (01) :72-77
[7]  
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张新民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