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根系-土壤互动效应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建军
雷瑞德
吴钦孝
王得祥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细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3 [森林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油松林、锐齿栎林、草丛等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表明 :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 ,森林群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明显大于草本群落 ;阔叶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强于针叶林。在 0~ 1 0 cm土层深度 ,>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量锐齿栎林为 2 7.8% ,油松林为 1 4.0 % ,草丛为 5 .7% ;1~ 2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量锐齿栎林为 6.0 % ,油松林为 1 1 .1 % ,草丛 8.6%。森林植被增加直径 >5 mm和 2~ 5 mm粒级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作用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18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土壤微生物量研究方法进展 [J].
陶水龙 ;
林启美 ;
赵小蓉 .
土壤肥料, 1998, (05) :15-18
[2]   黄土区草地根系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J].
刘国彬,蒋定生,朱显谟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3) :21-28
[3]   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根系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有效性模式 [J].
李勇 ;
徐晓琴 ;
朱显谟 .
林业科学, 1993, (03) :193-198
[4]   陕西秦岭南坡中段森林生态系统水热状况初探 [J].
杨茂生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7, (01) :16-22
[5]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编著, 1985
[6]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