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治理中作为信任建构过程的社会契约

被引:4
作者
周义程
机构
[1] 江苏行政学院廉政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契约; 网络治理; 信任建构; 道德代理;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4.019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社会契约不论在政治哲学史上或是作为一种正义理论,都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后来的研究又将其作为一种基于组织理论的个体权利来加以研究,即它是一种将伦理和道德的合法性与合作的战略和行动进行整合的途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又作为经济伦理而被提出来。沿着唐纳森和邓菲的研究途径进行追寻表明,如果社会契约被意识到并被作为网络治理过程加以对待,那么其将适用于组织设置过程。这一洞悉有利于行政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因为它能够引起人们对行政程序的关注,在这一程序中,信任在持续的契约交往中得以创设,并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应用于行政自由裁量的新途径(如道德代理),以认识组织的新兴网络形式及其竞争力和道德潜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基层治理创新:宏观框架的考察与比较 [J].
张小劲 ;
于晓虹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5) :72-79
[2]  
Integrative Social Contracts Theory.[J].Thomas Donaldson;Thomas W. Dunfee.Economics and Philosophy.1995, 1
[3]  
Economic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J].Charles Perrow.Theory and Society.1986, 1
[4]  
破碎的民主.[M].(法)皮埃尔·卡蓝默(PierreCalame)著;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
[5]  
民主与信任.[M].(美)马克·E.沃伦(MarkE.Warren)编;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
[6]  
组织中的信任.[M].[美]罗德里克·M.克雷默(R.M.Kramer);[美]汤姆·R.泰勒(T.R.Tyler)编;管兵;刘穗琴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7]  
后现代公共行政.[M].(美)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ox);(美)休·T.米勒(HughT.Miller)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9]  
资本主义论丛.[M].(法)费尔南·布罗代尔(Braudel;Fernand)著;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  
Nadel’s Paradox Revisited : Relation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DiMaggio;P;Nohria;N.;Eccles;R. G;.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 Structure; form and action.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