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与突破路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被引:134
作者
汤志伟
李昱璇
张龙鹏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识别方法; “卡脖子”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F757.1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020206 ;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研究科学合理的"卡脖子"技术识别方法对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家技术实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卡脖子"技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卡脖子"技术的识别原则和识别方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搜集关键核心技术35项,从中识别出"卡脖子"技术13项,得出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技术基础性特征突出、集成电路"卡脖子"威胁大、高端软件相对安全的结论,并从技术、企业、产业、社会层面出发提出我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科技实力是贸易平衡的根本——社会学视角看中美贸易摩擦 [J].
罗振男 ;
孙凤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9, (05) :36-39
[2]   以颠覆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驱动创新发展 [J].
肖广岭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9, (13) :55-61
[3]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特征、阻碍和突破 [J].
张杰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2) :43-52
[4]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对策分析 [J].
李传志 .
经济问题, 2019, (01) :68-74+83
[5]   关于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的探索 [J].
黄鲁成 ;
成雨 ;
吴菲菲 ;
苗红 ;
李欣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5) :654-664
[6]   基于技术存在形式的技术垄断研究 [J].
刘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01) :15-20
[7]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卢明华 ;
李国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