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泸州古隆起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5
作者:
李延钧
[1
]
李其荣
[1
]
王廷栋
[1
]
胡雄
[1
]
梁艳
[1
]
杨坚
[2
]
袁续祖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古油藏;
储集空间;
成藏地球化学;
嘉陵江组;
泸州古隆起;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泸州古隆起划分为核部、斜坡及外围3个部分。古隆起核部以嘉陵江组一段气藏为主;北缘斜坡以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为主;南缘斜坡为以嘉陵江组三段气藏为主的多产层气藏分布区。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天然气性质复杂,既有分布于古隆起核部产凝析油的湿气,又有分布于古隆起斜坡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利用天然气组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全烃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古隆起核部以志留系烃源为主,并有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混入,斜坡区则以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为主,同时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的注入。泸州古隆起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印支期古隆起核部古油藏的形成与破坏;燕山早中期古隆起核部含油气藏的形成;燕山末期斜坡区干气藏的形成及喜马拉雅期天然气进一步富集、调整4个成藏阶段。嘉陵江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泸州古隆起的发展演化控制了嘉陵江组油气藏的分布格局;充足的多期多源油气注入是油气成藏的物质基础;“烃源断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晚期溶蚀孔和扩溶孔发育决定了气藏的储集能力;古隆起核部固体沥青和沥青质提供了油气封堵条件,是油气富集的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