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基于中国储蓄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12
作者
唐代盛 [1 ]
乌拉尔沙尔赛开 [1 ]
邓力源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年龄结构; 抚养系数; 储蓄率;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407 ;
摘要
国外研究表明,储蓄率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率、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设定实证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政策虚拟变量,利用中国195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蓄率的增长一部分由其本身的滞后效应以及经济高增长来解释,另一部分由人口年龄结构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人口抚养系数下降成为中国储蓄率保持高位水平的根本原因之一,并通过投资机制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由此证实了中国确实存在着以储蓄率体现的"人口红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J].
王金营 ;
杨磊 .
人口学刊, 2010, (05) :15-24
[2]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J].
汪伟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9-52
[3]   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 [J].
王德文 ;
蔡昉 ;
张学辉 .
人口研究, 2004, (05) :2-11
[4]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
[5]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J].
Erlandsen, Solveig ;
Nymoen, Ragnar .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2008, 21 (03) :505-520
[6]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Modigliani, F ;
Cao, SL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 42 (01) :145-170
[7]  
Age structure effects and growth in the OECD, 1950–1990[J] . Thomas Lindh,Bo Malmberg.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 1999 (3)
[8]   Population age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even OECD countries [J].
Fougère, M ;
Mérette, M .
ECONOMIC MODELLING, 1999, 16 (03) :41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