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丛枝状(VA)菌根真菌对葡萄组培苗的生长效应

被引:30
作者
郭秀珍
李江山
毕国昌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组培苗; 菌根化; 菌根真菌; 菌根菌; 葡萄; 生长效应; VA; 泡囊; 枝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用VA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epigaeus)对30天苗龄的‘先锋’葡萄组培苗在移栽同时进行人工接种的技术和生长效应。接种20天后,幼苗根皮层细胞内出现有丛枝结构,6周后形成大量的泡囊。菌根感染率达90%。接种35天后的组培苗,平均苗高、根径(幼苗茎基部直径,下同)和每株叶面积比不接种的对照分别大42.8%、7.6%和62.9%,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1或 P<0.001)。接种45天后的组培苗移栽到大田生长二个月后的结果表明,其苗高、根径和叶面积比不接种的对照分别大29.2%、21.7%和18.2%,经t检验差异性均显著(P<0.05)。植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接种VA菌根的植株叶部含糖量比对照为高,对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感病也较严重。但由于葡萄苗木前期生长健壮,叶面积大,所以苗木生长量仍比不接种的对照要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VA菌根和施锌浓度对柽麻(Crotalaria juncea L.)生长的影响 [J].
毕国昌 ;
郭秀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6, (01) :80-86
[2]   昆玉葡萄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J].
张鉴铭 .
云南植物研究, 1985, (02) :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