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武当山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1
作者
凌文黎 [1 ,2 ]
段瑞春 [1 ,3 ]
柳小明 [4 ]
程建萍 [1 ]
毛新武 [5 ]
彭练红 [3 ]
刘早学 [5 ]
杨红梅 [1 ,3 ]
任邦方 [1 ,6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4]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6]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南秦岭; 华南陆块; 新元古代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了武当山群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样品采自武当山群底部的杨坪组和中部双台组火山岩层之上的石英砂岩,并对切割两地层组水系中的河砂进行了采集.对碎屑锆石进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杨坪组碎屑锆石的年龄主要为830~780Ma,少数为新元古代早期(约1.0~0.84Ga),含少量新太古代(~2.6Ga)、古元古代(~2.4Ga)和中元古代(~2.0Ga)锆石;双台组砂岩除少量的1.9~0.86Ga锆石外,主要由~755Ma的锆石(交点年龄)组成,与武当山群火山岩形成年龄相同.两件河砂样品中碎屑锆石的年龄组成分别与杨坪组和双台组砂岩锆石相似.武当山群碎屑锆石的U-Pb年代学特征表明,该地层的最早形成时代<780Ma;主要由约1.0~0.85和约830~780Ma两组碎屑锆石组成,与华南陆块西北缘汉南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记录相似,指示了其物源区来自汉南或相似地区.武当山地区记录了~755和~680Ma两期具陆内拉张性质的岩浆事件,指示其经历了与汉南地区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因此,南秦岭地区~755Ma岩浆作用可能指示了华南陆块北缘与Rodinia超大陆之间的裂解事件,而~680Ma发生的岩浆事件标志了南秦岭与另一未知陆块之间的进一步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1153 / 11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南秦岭武当山群、耀岭河群及基性侵入岩群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凌文黎 ;
任邦方 ;
段瑞春 ;
柳小明 ;
毛新武 ;
彭练红 ;
刘早学 ;
程建萍 ;
杨红梅 .
科学通报 , 2007, (12) :1445-1456
[2]   华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J].
郑永飞 ;
张少兵 .
科学通报, 2007, (01) :1-10
[3]  
川西新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 林广春,李献华,李武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7)
[4]   Identification of 3.5 Ga detrital zircons from Yangtze craton in south China and the implication for Archean crust evolution [J].
LIU Xiaoming ;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6, (06) :663-666
[5]   武当群上部变沉积岩组时代归属问题:单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J].
蔡志勇 ;
罗洪 ;
熊小林 ;
吴德宽 ;
吴贤亮 ;
孙三才 ;
杨军 .
地层学杂志, 2006, (01) :60-63
[6]   南秦岭耀岭河群裂谷型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J].
李怀坤 ;
陆松年 ;
陈志宏 ;
相振群 ;
周红英 ;
郝国杰 .
地质通报, 2003, (10) :775-781
[7]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 2003, (16) :1705-1720
[8]   武当群变质岩年龄 [J].
张宗清 ;
张国伟 ;
唐索寒 ;
王进辉 .
中国地质, 2002, (02) :117-125
[9]   武当地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南秦岭晋宁期区域构造性质的指示 [J].
凌文黎 ;
程建萍 ;
王歆华 ;
周汉文 .
岩石学报, 2002, (01) :25-36
[10]   扬子陆核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与扬子克拉通演化 [J].
凌文黎 ;
高山 ;
张本仁 ;
周炼 ;
徐启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1) :234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