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4
作者
郭银燕
胡秉民
张云康
胡明训
陈昆荣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温州市农科所,浙江省种子公司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杭州,,浙江温州,,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早籼稻; 蒸煮品质; 区域试验; 品种×地点互作; 多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浙江省1995年早籼稻品种区域试验6个试点参试品种蒸煮品质测定结果为材料,用多元分析法探讨了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3个蒸煮品质的品种(基因型)效应、地点效应、品种×地点互作和蒸煮品质间的相关关系,剖析了各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蒸煮品质的3个性状均以品种效应为主,而且依次以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间变异最大,胶稠度次之,糊化温度最小;环境对糊化温度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显示,蒸煮品质间有相关关系,且完全来自遗传(品种)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浙江省早籼稻近期区试品种(系)蒸煮品质研究 [J].
郭银燕 ;
胡秉民 ;
张云康 ;
王忠明 ;
陈昆荣 .
作物学报, 1997, (05) :573-579
[2]   籼稻稻米蒸煮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朱军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3) :129-134
[3]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结实期温度间的关系研究 [J].
周德翼,张嵩午,高如嵩,朱碧岩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1-5
[4]   水稻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J].
黄超武 ;
李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23-29
[5]   我国杂交水稻蒸煮与食用品质的研究 [J].
汤圣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5) :17-22
[6]   我国水稻品种蒸煮品质的初步研究 [J].
张文绪 ;
汤圣祥 .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05) :32-39
[7]  
优质稻米的研究与利用.[M].黄发松;胡培松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8]  
作物稳定性分析法.[M].胡秉民;耿旭著;.科学出版社.1993,
[9]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王学仁;王松桂编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0]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张尧庭;方开泰著;.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