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大气掩星技术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虞南华
朱文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关键词
GPS大气掩星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 水汽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P228.4 [全球定位系统(GPS)];
学科分类号
081105 ; 0818 ; 081802 ;
摘要
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衡量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有陆地、大气和海洋温度,水汽含量等等.研究对流层底层大气温度和水汽含量变化的传统方法是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和微波声纳,尚未实现用全球均匀覆盖的数据来做精确的定量研究.和GNSS系列卫星计划比较,最近发射的COSMIC卫星气象探测数据的空间、时间以及垂直分辨率都大大提高.采用COSMIC数据可以改进和量化南极洲的大气压力模型,并综合GNSS系列卫星测量的水汽和温度剖面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用一维协方差算法估计南极洲及附近海洋的大气压、温度和湿度剖面.把COSMIC卫星密集测量期间演算得到的大气折射率和GNSS系列卫星的结果进行比较.再和独立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包括南极洲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数值天气预报模型资料,多种测高卫星水汽资料和海洋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区域GPS水汽图.上述工作将改进发展中的气象遥感技术并应用于天气预报和空间天气预报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GPS无线电掩星技术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对比 [J].
王鑫 ;
吕达仁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346-353
[2]   重力场恢复中的基于星载GPS的低轨卫星简化动力学定轨方法研究 [J].
韩保民 ;
许厚泽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1) :73-79
[3]   GPS技术在上海市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J].
熊福文 ;
朱文耀 ;
李家权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4) :1352-1358
[4]   利用GPS观测的时间序列资料反演地壳地幔黏性结构 [J].
朱守彪 ;
蔡永恩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771-777
[5]   应用地基GPS遥感倾斜路径方向大气水汽总量 [J].
毕研盟 ;
毛节泰 ;
刘晓阳 ;
符养 ;
李成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335-342
[6]   电离层GPS掩星观测改正TEC反演方法 [J].
吴小成 ;
胡雄 ;
张训械 ;
Jens Wickert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2) :328-334
[7]   山基GPS掩星观测实验及其反演原理 [J].
胡雄 ;
张训械 ;
吴小成 ;
肖存英 ;
曾桢 ;
宫晓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22-27
[8]   海洋地球物理测量中GPS数据问题与处理 [J].
栾锡武 ;
鲁银涛 ;
徐涛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4) :897-904
[9]   非构造形变对GPS连续站位置时间序列的影响和修正 [J].
王敏 ;
沈正康 ;
董大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045-1052
[10]   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结合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 [J].
徐继生 ;
邹玉华 ;
马淑英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4) :75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