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成岩作用与埋藏变质作用的指标及其界线

被引:22
作者
赵孟为
机构
[1] 格丁根大学地质与岩石圈动力学研究所德国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5.03.006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是对“陕北鄂尔多斯盆地埋藏变质作用研究”一文的讨论,它综述并讨论了划分成岩作用和埋藏变质作用的指标、界线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的应用。伊利石结晶度、粘土矿物、浊沸石胶结物、石油形成、镜质体反射率、煤阶和古地温等指标一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处于中期成岩作用阶段,从而否定了本区为埋藏变质地区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陕北浊沸石次生孔隙砂体的形成与油气关系
    朱国华
    [J]. 石油学报, 1985, (01) : 1 - 8+113
  • [2] The stability and phase relations of iron chlorite below 8.5 kb $$P_{{\text{H}}_{\text{2}} {\text{O}}}$$.[J].R. S. James;A. C. Turnock;J. J. Fawcett.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6, 1
  • [3] 德汉地质词典.[M].《德汉地质词典》编辑组编;.地质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