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施春华
胡瑞忠
颜佳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贵州贵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3] 贵州贵阳
[4]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栖霞组; 地球化学; 黄铁矿矿化程度; 缺氧沉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层纹灰岩和江西慈化洪桥剖面栖霞组粒泥灰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的灰岩样品40件及该剖面中产出的菊花石样品8件、江西慈化洪桥剖面的粒泥灰岩样品8件、浏阳永和剖面的灰岩样品10件及该区产出的菊花石样品3件进行了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的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DOP值多数大于0.42;结合岩石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区栖霞组灰岩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DOP值的变化趋势为:浏阳>来宾>慈化,表明华南地区3个剖面的沉积环境含氧量的关系为:浏阳<来宾<慈化。DOP值在3个剖面上的周期性变化与剖面中的沉积旋回相对应,亦表明沉积环境的含氧量呈周期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41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湖北巴东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J].
颜佳新 ;
徐四平 ;
李方林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6) :27-32
[2]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缺氧环境研究 [J].
吴胜和,冯增昭,何幼斌 .
沉积学报, 1994, (02) :29-36
[3]   赣西湘东菊花状天青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J].
方邺森 ;
袁旭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3, (04) :341-348+384
[4]   铈异常——一个寻迹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化学示踪剂 [J].
吴明清 ;
欧阳自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03) :242-244
[5]   下扬子地区早二叠世海进和上升流形成的缺氧环境的沉积 [J].
吕炳全 ;
瞿建忠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22) :172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