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判断标准与过当类型

被引:84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判断标准; 过当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认为《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的观点,既缺乏理论根据,也导致司法实践将正当防卫认定为防卫过当;应当认为,第20条第3款只是注意规定,即只是提示性规定了防卫不过当的情形。对于第20条第2款所规定的"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不应当区分为行为限度与结果限度两个要件,而应作为一个要件并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被侵害人利益的优越程度,应当根据第20条第3款的提示性规定得出结论:(1)不法侵害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的,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防卫行为没有过当。(2)不法侵害属于其他普通犯罪行为,即使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的,一般也不属于防卫过当。(3)防卫行为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不法侵害人造成轻伤的,不可能属于防卫过当。就具体案件主张防卫过当的司法人员,应当善于倾听和采纳"不过当"的结论与理由;对《刑法》第20条进行文理解释,可以得出防卫过当包括质的过当与量的过当的结论;量的过当具备防卫过当减免处罚的实质根据,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刑法学.[M].曲新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  
正当防卫论.[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78-7-300-24816-5
[3]  
刑法适用总论.[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  
刑法学.[M].《刑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  
规范刑法学.[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78-7-300-24979-7
[6]  
刑法学.[M].刘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  
刑法学总论.[M].黎宏.法律出版社.2016,
[8]  
刑法学.[M].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6,
[9]  
刑法总论.[M].周光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0]  
刑法总论教科书.[M].金霍伊泽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