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森林碳汇估算及潜力分析

被引:5
作者
孙根紧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森林碳汇; 碳储量; 碳汇潜力;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5.13.023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西部地区作为战略资源储备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已成为我国发展森林碳汇的重要阵地。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研究发现,1994—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森林生物量碳汇量和森林碳汇总量均呈不断增长趋势,到2013年分别达42.4413亿t和103.5567亿t,预计到2015年西部地区森林生物量碳汇量将达40.8557亿t,碳汇潜力达1.5670亿t,到2020年西部地区森林生物量碳汇量达53.1227亿t,碳汇潜力达13.8339亿t,到2050年西部地区森林生物量碳汇量达60.0514亿t,碳汇潜力达20.7627亿t。但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森林碳汇水平仍然较低,亟需通过提高碳汇林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构建西部森林碳汇市场体系、完善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和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等途径提升西部地区森林碳汇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TM影像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北京森林碳汇估算 [J].
王光华 ;
刘琪璟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02) :224-235
[2]   前海即景 [J].
忆江南 .
绿色中国, 2012, (06) :78-79
[3]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估算及潜力分析 [J].
谢立红 ;
张荣涛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4) :88-89
[4]   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碳汇贸易实证研究 [J].
伍楠林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7) :116-123
[5]   黑龙江省碳储量及碳汇潜力分析 [J].
郭树平 .
森林工程, 2011, 27 (03) :9-11+16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计量分析 [J].
黄敏 ;
廖为明 ;
邓荣根 ;
王立国 .
改革与战略, 2011, (03) :113-116
[7]   中国分省区森林碳汇量的一个估计 [J].
马晓哲 ;
王铮 .
科学通报, 2011, (06) :433-441
[8]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价值评价及碳汇潜力分析 [J].
李峰 ;
刘桂英 ;
王力刚 .
防护林科技, 2011, (01)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