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孔隙胶结指数m变化规律及理论研究

被引:9
作者
高永德 [1 ]
高楚桥 [1 ]
刘朝军 [1 ]
刘兴礼 [2 ]
海川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2]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中心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电实验; 胶结指数; 理论模型; 孔隙结构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塔中地区奥陶系大量碳酸盐岩岩电实验发现: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孔隙胶结指数m值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这种增大的趋势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缓。结合岩电实验,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一现象,并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参数对m值的影响规律:m值的大小与岩样中孔洞形状有关,沿电流方向的孔洞长轴越长,m值越小;裂缝有效宽度越宽、喉道直径越大,m值越小;孔隙度相同的情况下,由裂缝沟通的孔洞较孔喉沟通的孔洞m值要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59+396 +3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复杂孔隙结构砂岩储层岩电参数研究 [J].
张明禄 ;
石玉江 .
测井技术, 2005, (05) :59-61+89
[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模型的改进 [J].
蒋进勇 .
石油物探, 2004, (06) :564-567+12
[3]  
复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M].高楚桥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雍世和;张超谟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5]  
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M].谭廷栋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