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下游河道变迁、堤垸挽筑与血吸虫病流行——以湖南省安乡县为中心

被引:2
作者
车群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澧水; 长江分流; 安乡; 血吸虫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晋、南朝以来,荆江分流多次南下干扰澧水水系,从而导致澧水下游河道的剧烈变动。尤其道光以降,虎渡、藕池、松滋纷纷河决南下,冲入今安乡境内,将澧水主泓迫往西南。安乡水患从此多发,堤垸也开始大批修筑。由于荆江来水含沙量巨大,每年洪水退后留下大量淤泥,不利于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存活;此外,在堤垸修筑后少经溃垸的区域,长年开垦破坏了钉螺的生存环境,使得安乡县成为滨湖诸县市中血吸虫病爆发最迟、疫情最轻的区域。然而在一些反复溃垸的地区,每年钉螺随洪水进入垸内,疫情则十分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史记[M]. 中华书局 , (汉)司马迁 著, 1959
[2]  
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修桂著, 2006
[3]  
实用血吸虫病学[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钱抳,刘约翰编, 1982
[4]  
魏源集[M]. 中华书局 , (清)魏源著, 1976
[5]  
汉书补注[M]. 中华书局 , 王先谦 撰,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