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社会学:列斐伏尔及以后

被引:8
作者
王华桥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二元对立; 三元辩证法; 空间生产; 理解与超越;
D O I
10.16392/j.cnki.14-1057/c.2014.02.022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空间社会学的出现,主要受到空间消费化现状的影响。空间社会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理论准备,经过列斐伏尔长期的努力最终成型,并在列斐伏尔之后得到后现代社会学家的继承与发扬。空间社会学有着极为宽广的发展前景,有望解决社会学元理论上的结构与能动的二元对立。我国空间社会学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仍需进一步的理论挖掘与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第三空间.[M].EdwardW.Soja著;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  
后现代地理学.[M].(美)爱德华·W.苏贾(EdwardW.Soja)著;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
[3]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蔡禾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   哈维对城市空间不平等的哲学批判 [J].
孙希磊 ;
高春花 .
哲学动态, 2011, (10) :62-67
[5]   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J].
吴宁 .
社会, 2008, (02) :112-127+222
[6]   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 [J].
任平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