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田水利困境的社会基础——以H省S县Z村为例

被引:5
作者
刘燕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乡村治理; 现代农民;
D O I
10.13784/j.cnki.22-1299/d.2010.06.022
中图分类号
F323.213 [];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自税费改革以来,农田水利在技术层面逐渐改进,然而,在其他层面则越来越陷入困境。渠道和四沟淤塞,堤坝损毁严重,泵站基本废弃,涵道堵塞,排灌纠纷不断,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灾害等巨大损失,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农业安全。这些困境背后的实质是当前农田水利对接的社会基础出现了问题。当国家在农田水利实践中面对十分理性且私权意识极度发达的现代农民时,国家不仅不应该"退出",相反应该"回来"。教育与锻造有公德的现代农民,重塑农田水利的社会基础,重建国家政权体系末端,重新组织现代农民是解决当前农田水利困境的可行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50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当前农田水利的双重困境 [J].
刘岳 ;
刘燕舞 .
探索与争鸣, 2010, (05) :42-45
[2]   村庄水利中的用水规则及其实践基础 [J].
罗兴佐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0 (05) :19-22
[3]   村级组织和农民抗旱中的水利设施——湖北省荆门市农村抗旱调查及相关思考 [J].
罗兴佐 .
调研世界, 2006, (08) :36-38+43
[4]   “一事一议”难题与农田水利供给困境 [J].
罗兴佐 ;
王琼 .
调研世界, 2006, (04) :30+39-30
[5]   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农田水利的双重困境 [J].
罗兴佐 ;
刘书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06) :24-26
[6]   论乡村水利的社会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J].
罗兴佐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4, (02) :25-37
[7]   乡村水利的组织基础——以荆门农田水利调查为例 [J].
罗兴佐 ;
贺雪峰 .
学海, 2003, (06) :38-44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 [J].
陶勇 .
财贸经济, 2001, (10) :74-77
[9]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 [J].
叶兴庆 .
经济研究, 1997, (06)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