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油田地层油藏运聚过程研究

被引:9
作者
宁方兴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油藏; 运聚过程; 不整合结构; 乐安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质、地化、流体物性等资料的综合研究,明确了乐安油田地层油藏油气主要运移路线和过程。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乐安油田的油气来自博兴洼陷和牛庄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分析认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是由断层、砂体、不整合构成,以断层和砂体为主,不整合仅起局部垂向输导作用。来自牛庄洼陷的油气经过陈官庄断层进入乐安油田东区和广饶潜山;同时来自博兴洼陷的油气沿石村断层下降盘运移到草112井后分成两路:一部分油气进入石村断层上升盘与牛庄洼陷来的油气在草13块汇合后沿石村断层上升盘向东运移进入广饶潜山;另一部分则进入乐安油田南区。不整合以控藏作用为主,受不整合结构控制,在乐安油田形成3种类型的地层油藏:在不整合底板泥岩、风化黏土层、"硬壳"之上易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在不整合顶板泥岩、不整合底板风化黏土层、"硬壳"之下易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营凹陷南斜坡地层油藏成藏规律 [J].
孙永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4) :52-54+108
[2]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类型及控藏作用 [J].
隋风贵 ;
赵乐强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61-167
[3]   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 [J].
曲江秀 ;
查明 ;
田辉 ;
石新璞 ;
胡平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5) :386-388
[4]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结构模式及半风化岩石的再成岩作用 [J].
吴孔友 ;
查明 ;
洪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3) :270-276
[5]   含油气盆地的输导体系研究 [J].
张照录 ;
王华 ;
杨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33-135
[6]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移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J].
谢泰俊 .
勘探家, 2000, (01) :17-21+5
[7]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J].
刘波 ;
王英华 ;
钱祥麟 .
沉积学报, 1997, (01) :26-31+37
[8]   塔里木盆地前石炭系顶面不整合面特征及其控油作用 [J].
艾华国,兰林英,张克银,吴亚军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1) :1-13
[9]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 2004
[10]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文智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