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汪清超镁铁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及辉石岩成因问题的讨论

被引:10
作者
鄂莫岚
路凤香
邓晋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武汉地质学院
关键词
辉石岩包体; 超镁铁岩包体; 碱性玄武岩; 石岩; 橄榄岩包体; 岩石化学; 岩石学; 吉林汪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吉林汪清的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含有丰富的超镁铁岩包体,其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均较复杂,是研究包体的良好地点。本文重点研究包体的岩石学特征并讨论辉石岩的成因问题。有关该区碱性玄武岩岩浆及辉石岩岩浆起源,上地幔的演化历史等问题将另文讨论。汪清位于内蒙兴安华力西地槽褶皱区的吉、黑华力西晚期褶皱带的东南边缘。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不整合复于白垩纪砂页岩层之上,属裂隙式喷发。据吉林区测队,玄武岩时代可能属于新第三纪。按约得和蒂里(1962)的玄武岩分类,本区玄武岩多为碧玄岩。自下而上主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华北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超镁铁质捕掳体的初步研究(续) [J].
刘若新 ;
杨美娥 ;
胥怀济 ;
郭金弟 ;
王文瑚 .
地震地质, 1981, (04) :39-48
[2]   中国东部某些地区碱性玄武岩中包体的温度、压力的计算 [J].
邓晋福 ;
鄂莫岚 ;
路凤香 .
地质论评, 1980, (02) :112-120
[3]  
The calculation of mineral compositions and modes of olivine-two pyroxene-spinel assemblages[J] . J. Nicholls.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