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火炬松林生物量及其分配

被引:25
作者
方华
孔凡斌
机构
[1] 广州地理研究所
[2] 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3] 江西南昌
关键词
火炬松; 生物量; 分配;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03.02.020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不同密度林分的资料,用"相对生长测定法"(Allometricmethod),对下蜀森林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密度火炬松林分的生物量及其在各组分间的分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能够提高火炬松林的生物量,但过密的效果则适得其反;下蜀生态定位站9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现存量为49.28~78.79t/hm2,净生产力为15.57~25.58t·hm-2·a-1;生物量各组分的分配,干、枝、叶、根分别为42%,21%,12%和24%;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连年生长量一直大于平均生长量,林分处于速生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青钩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初步研究 [J].
郑燕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6, (02) :114-118
[2]   闽北杉木生长和收获模型的研究 [J].
陈昌雄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5, (03) :223-225
[3]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J].
汪企明 ;
石有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0, (01) :1-12
[4]   红壤丘陵区湿地松生物量测定 [J].
刘学渊 .
林业科技通讯, 1984, (09) :10-13
[5]   森林生态学(三):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J].
姜志林 .
生态学杂志, 1984, (04) :74-77
[6]   马尾松杆材林生物产量及密度效应初探 [J].
田大伦 ;
潘维俦 ;
雷志星 ;
龙恩华 ;
蔡宝玉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82, (01) :41-50
[7]   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王开平 ;
赵吉录 ;
高虹 .
林业科学, 1982, (02) :127-134
[8]  
A study of root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in a Pinus sylvestris L. (Scots pine) plantation in east anglia[J] . John Roberts.Plant and Soil . 197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