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盆地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

被引:50
作者
尹宏伟 [1 ]
王哲 [2 ]
汪新 [2 ]
吴珍云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物理模拟; 盐构造; 秋里塔格;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1.02.020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膏盐层的存在对库车前陆盆地构造变形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盐上构造与盐下构造形态的明显不同。盐上构造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而盐下构造则以紧密排列的冲断层为主。我们采用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对库车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和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库车盐构造变形主要受区域挤压和同构造沉积作用的影响。在克拉苏构造带,盐构造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为区域挤压作用,而在构造带前缘的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的主控因素则为邻区拜城凹陷的巨厚同构造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库车坳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大油气田的控制作用 [J].
何登发 ;
周新源 ;
杨海军 ;
雷刚林 ;
马玉杰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9-32
[2]   库车坳陷西段新生代盐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汪新 ;
唐鹏程 ;
谢会文 ;
雷刚林 ;
黄少英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57-65
[3]   褶皱—冲断体系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 [J].
刘玉萍 ;
尹宏伟 ;
张洁 ;
徐士进 ;
解国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4) :424-428
[4]   中国石油重点勘探领域——地质认识、核心技术、勘探成效及勘探方向 [J].
贾承造 ;
赵政璋 ;
杜金虎 ;
赵文智 ;
邹才能 ;
胡素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385-396
[5]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形成主控因素 [J].
余一欣 ;
马宝军 ;
汤良杰 ;
杨文静 ;
雷刚林 ;
马玉杰 ;
王鹏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23-27
[6]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构造特征及物理模拟 [J].
马宝军 ;
漆家福 ;
于福生 ;
张克鑫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1) :36-41
[7]   膏盐层在库车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变形及成藏中的作用 [J].
万桂梅 ;
汤良杰 ;
金文正 ;
余一欣 .
地质科学, 2007, (04) :666-677
[8]   库车前陆盆地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分段特征 [J].
金文正 ;
汤良杰 ;
王清华 ;
余一欣 ;
万桂梅 ;
杨文静 ;
彭更新 ;
雷刚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3) :300-307
[9]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 周建勋,周建生.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06)
[10]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基底断裂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李京昌 ;
杨文静 ;
金文正 ;
彭更新 ;
雷刚林 ;
万桂梅 .
地质学报, 2006, (03) :33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