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悬浮泥沙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

被引:9
作者
黄薇文
刘敏光
顾郁翘
张经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
关键词
黄河口; 悬浮泥沙; 悬移质; 悬浮体; 悬浮物; 分散体系; 痕量金属; 地球化学组分; 河口沉积物; 矿物相; 赋存形式; 碳酸盐; 碳化合物; 重金属; 重有色金属; 存在形式;
D O I
10.13227/j.hjkx.1988.02.01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黄河每年输沙量为1.18×10~9t,占世界第二位,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2.8×10~8m3,因此黄河是著名的水少沙多河流,80%黄河悬浮泥沙在丰水期输送,约25%沉积在河流下游,40%沉积在河口本身,约35%细颗粒悬浮泥沙输送入海。泥沙入海后方向为东北和东南方向,输入渤海的黄河泥沙约有4.2×10~8t/a,而有10-250×10~6t/a的黄河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河口地区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污染评价及其与泥沙运动的关系 [J].
黄薇文 ;
张经 ;
陆贤崑 .
环境科学, 1985, (04) :29-34
[2]   黄河河口输沙条件及其淤积延伸对河道的影响 [J].
陆俭益 .
海洋工程, 1985, (02) :51-64
[3]   珠江口海域重金属的河口化学研究——Ⅱ.珠江口海域悬浮体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林植青 ;
郑建录 ;
王肇鼎 ;
陈金斯 .
海洋与湖沼, 1982, (06) :523-530
[4]   黄河三角洲的地貌结构及发育模式 [J].
叶青超 .
地理学报, 1982, (04) :349-363
[5]  
沉积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主编, 1980
[6]  
粉晶X射线物相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南京大学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教研室 编, 1980
[7]  
Heavy metal inputs to Mississippi Delta sediments[J] . B. J. Presley,J. H. Trefry,R. F. Shokes.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8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