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滤池处理HS和NH的研究:生物相机理分析

被引:5
作者
余光辉 [1 ]
徐晓军 [2 ]
何品晶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复合生物滤池; 硫化氢; 氨气; 生物除臭; 机理; 优势菌种;
D O I
10.13198/j.res.2007.02.65.yugh.013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和木屑作为复合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池+生物过滤池)的填料,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含H2S和NH3混合恶臭气体的生物相机理.结果表明:生物滴滤池中形成了由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生物过滤池中真菌为优势微生物.生物滴滤池的下层优势菌种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球形芽孢杆菌等细菌,中层主要为梨形四膜虫属和肾形虫属,上层主要为钟虫和舟形藻属;生物过滤池优势菌种主要是聚多曲霉菌种.据对复合生物滤池的生物相机理探讨推论,生物滴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生物链的分级捕食和沸石的吸附-生物再生机理;生物过滤池去除H2S和NH3机理主要是真菌降解.因此,通过控制生物滴滤池和生物过滤池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可使复合生物滤池能高效地同时处理H2S和NH3组成的混合恶臭气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复合生物滤池处理NH和HS混合恶臭气体的实验研究 [J].
徐华成 ;
徐晓军 ;
余光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132-135
[2]   固定化优势菌种处理NH3和H2S恶臭气体 [J].
徐晓军 ;
余光辉 ;
贾佳 .
化工环保, 2006, (01) :9-12
[3]   木屑生物膜处理HS气体研究 [J].
陈飞 ;
袁月祥 ;
刘晓风 ;
廖银章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4, (02) :215-217
[4]   细菌与真菌复合作用处理臭味气体的试验研究 [J].
李琳 ;
刘俊新 .
环境科学, 2004, (02) :22-26
[5]   生物沸石床污水脱氮效果及机理 [J].
张曦 ;
吴为中 ;
温东辉 ;
唐孝炎 .
环境科学, 2003, (05) :75-80
[6]   生物滴滤池净化废气生物膜的培养过程研究 [J].
李清雪 ;
张丹 ;
王冬云 .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3, (01) :1-3
[7]   固氮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增效作用 [J].
龙苏 ;
李法峰 ;
陈明 ;
林敏 .
核农学报, 2000, (06) :337-341
[8]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H2S气体的试验研究 [J].
邵立明 ;
何品晶 ;
傅钟 ;
李国建 .
环境科学, 1999, (01) :20-23
[9]  
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兰英,刘娜,孙立波等编著, 2005
[10]  
环境生物工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伦世仪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