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发根力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任万军
杨文钰
樊高琼
吴锦秀
汪莉红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发根力; 3H-同化物; 种植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剪根水培和3H核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植株不同生育阶段发根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根力指标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单株根长、根数和根重均在孕穗期达到峰值;3种种植方式中,常耕插秧处理的植株在拔节至抽穗期发根力最强,而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发根力最低。抽穗后10d,免耕留茬抛秧处理的新根重、新根3H-同化物比活度、总活度和分配比例均最高。新根干重与新根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的3H-同化物分配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0+294 +2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四川省示范推广水稻免耕抛秧的经验及成效 [J].
刘代银 .
中国稻米, 2006, (01) :54-55
[2]   杂交中稻发根力与抽穗开花期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J].
徐富贤 ;
郑家奎 ;
朱永川 ;
丁国祥 ;
王贵雄 .
作物学报, 2003, (02) :188-193
[3]   水稻免耕抛秧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J].
刘军 ;
黄庆 ;
付华 ;
陆秀明 ;
刘怀珍 ;
李康活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2) :152-156
[4]   抛秧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 Ⅰ.活棵立苗及其生态生理特点 [J].
戴其根 ;
张洪程 ;
苏宝林 ;
邱枫 ;
霍中洋 ;
许轲 .
作物学报, 2001, (03) :278-285
[5]   水稻旱育秧的发根力优势及对地上部植株生育特性的影响 [J].
温怀楠 ;
赵建平 ;
赵伟明 ;
毛国娟 .
浙江农业科学, 2000, (01) :3-7
[6]   不同育秧方式对早稻叶片SOD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和发根力的影响 [J].
童富淡 ;
胡家恕 ;
陈进红 ;
赵国平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6) :74-78
[7]   关于植物根的若干问题(29)──水稻秧苗的发根与成活 [J].
山本由德 ;
余海清 .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01)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