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石油污染及油品鉴别

被引:2
作者
杨广杏
钟远清
李耀初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科所
关键词
石油,污染,垂向分布,平面分布,油品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1997年3月于伶仃洋北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和近岸海域布设10个采样点.采集退潮期表、底层样品进行石油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的污染油品进行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