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碱及无碱复合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赵楠
刘忠运
陆晓锋
汤超
涂军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关键词
弱碱复合驱; 聚表复合驱; 双子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综述了弱碱及无碱复合驱油技术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以无机弱碱(Na2CO3,NaHCO3)、缓冲碱(Na2CO3/NaHCO3)及有机弱碱(弱聚合物酸性钠盐)构成的弱碱驱油体系可取得强碱(NaOH)三元复合驱同样采收率;而以聚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及疏水缔合聚合物/双子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利用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性,使采收率大幅提高,后者更适合高温高盐油藏。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的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其特殊流变性及表面活性,可取代碱及聚合物实现一元驱替,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蠕虫状胶束驱油体系采收率较高,有望在三采中取得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无碱低张力泡沫复合驱油体系室内试验研究 [J].
李雪松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 31 (01) :130-133+150+394
[2]   水相和特殊介质中有序聚集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Ⅱ)——表面活性剂蠕虫状胶束 [J].
李干佐 ;
孙立新 ;
聂玉峰 .
日用化学工业, 2008, 38 (06) :400-408
[3]   超低界面张力的二元驱油体系对水驱残余油启动和运移机理 [J].
夏惠芬 ;
张新春 ;
马文国 ;
王刚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55-58+120
[4]   羧酸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配方的研究 [J].
于丽 ;
孙焕泉 ;
肖建洪 ;
王代流 ;
陈辉 ;
郑利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59-62+115
[5]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J].
袁新强 ;
李佰广 ;
赵劲毅 .
油田化学, 2008, (02) :170-174
[6]   不同水质配制的复合驱油体系界面张力研究 [J].
张群志 ;
赵文强 ;
陈素萍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3) :343-345+453
[7]   油酸钠蠕虫状胶束的性质及驱油效率研究 [J].
于丽 ;
孙焕泉 ;
肖建洪 ;
曹正权 ;
陈辉 ;
宋岱峰 ;
郑利强 ;
李干佐 .
日用化学工业, 2008, (02) :69-73
[8]   用于注聚驱后的含有中强缓冲碱三元复合体系研究 [J].
于丽 ;
孙焕泉 ;
肖建洪 ;
陈辉 ;
曹正权 ;
宋岱峰 ;
郑利强 ;
李干佐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03) :16-20
[9]   应用有机碱改进三元复合驱(ASP)工艺 [J].
宗丽平 ;
易泽勇 ;
马秀伟 ;
马颖洁 .
国外油田工程, 2007, (08) :1-4
[10]  
双子表面活性剂(C12-2-12.2Br-1)表面活性与驱油效率研究[J]. 唐善法,王力,郝明耀,赖燕玲,岳泉.钻采工艺.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