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自然资源产权界定的多维视角

被引:8
作者
蒲志仲
机构
[1]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财产权; 国有制; 个人所有; 公有制; 公共资源;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08.11.006
中图分类号
F062.1 [资源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106 ;
摘要
经济学理论表明,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至关重要。由产权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理论可知,有效率的资源产权应该权能完整,按是否具有可排他性、可竞用性和公益需要,分别将资源产权界定为个人、社区集体和国家所有,并与社会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相一致。资源产权是公民生存与发展的保证,应保障每个人拥有相对平等的资源产权或资源开发受益权。对非国有资源产权权能加以限制,及征收生态环境税和资源收益税,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目标;非公有资源产权可通过股份合作形成资源的社会所有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 [J].
胡英泽 .
近代史研究, 2006, (01) :55-78+158
[2]   清末晋南乡村社会的水利管理与运行——以通利渠为例 [J].
周亚 ;
张俊峰 .
中国农史, 2005, (03) :23-30
[3]   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J].
于金富 ;
安帅领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 (04) :12-16
[4]   从制度上寻找贫困的根源 [J].
李昌平 .
学习月刊, 2004, (07) :4-5+56
[6]   资源、产权与农民收入问题 [J].
孙立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2) :11-14
[7]   市场竞争、政府对所有权的有限行为能力与国有企业职位产权制度的形成——兼与林毅夫等商榷 [J].
曹正汉 ;
罗必良 .
经济科学, 2000, (03) :23-31
[8]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著;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9]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美)R.H.科斯(Coase;R.H.)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  
资源经济学.[M].[美]阿兰·兰德尔 著;施以正 译.商务印书馆.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