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水仙Arkle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5
作者
孙晓梅
孙琪
杨宏光
崔文山
王亚斌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洋水仙; 初代培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0.03.022
中图分类号
S68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初步构建洋水仙的组培快繁体系,为洋水仙种球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洋水仙品种Arkle为试验材料,选用其叶片、花茎及鳞茎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殖体,以MS、1/2MS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腺嘌呤(6-BA)和活性炭(AC),研究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小鳞茎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带鳞茎盘的双鳞片作外植体效果较好,鳞片部位以鳞茎外层鳞片的培养效果较好;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IBA0.2mg/L;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其诱导率可达668.00%;适宜小鳞茎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g/LAC,其生根率可达到80%。【结论】鳞片分化小鳞茎存在着部位效应;6-BA和NAA组合对小鳞茎的诱导和增殖有良好效果;1/2MS与一定浓度的NAA和AC组合有利于生根。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崇明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不同外植体分化能力与鳞茎增大初探
    熊莉君
    李小方
    王洋
    孙越
    许玲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 103 - 109
  • [2] 崇明水仙试管鳞茎人工诱变技术初探
    张永春
    褚云霞
    李玉秀
    杜永芹
    惠晓萍
    [J].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03) : 68 - 69
  • [3] 中国水仙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王俐
    杨德
    龙春林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5) : 616 - 618
  • [4] 自然光照下普陀水仙的组织培养
    王国明
    陈红华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6) : 629 - 629
  • [5] 中国水仙种脱毒苗的筛选
    郭建辉
    沈明山
    陈丽萍
    潘永红
    蔡恩兴
    [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 815 - 818
  • [6]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的组织培养
    谢嘉华
    袁建军
    [J]. 生物学杂志, 2002, (03) : 30 - 36
  • [7]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叶祖云
    郑丽屏
    贺静
    张云孙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235 - 237
  • [8] 普陀水仙优良新品种组培繁殖技术研究
    胡毅敏
    阙国宁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02) : 226 - 230
  • [9] 中国水仙不同花器官离体培养和鳞茎盘EMS离体诱变的研究.[D].栾爱业.福建农林大学.2008, 07
  • [10] 中国水仙遗传转化及离体诱变体系的研究.[D].庄晓英.浙江大学.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