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土地供需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5
作者
辜寄蓉 [1 ]
陈先伟 [2 ]
杨海龙 [1 ]
机构
[1]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
[2] 成都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关键词
土地集约; 用地需求; 模拟;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用地供需矛盾影响因素很多,城市土地集约度是其重要的调控指标。将集约度作为土地供应的阀门,建立集约度与供给、需求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关系,进行集约用地约束下的土地供需研究。模型模拟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量由城市土地储备量、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差、城市总体节约度共同决定。建设用地供给量在储备足够的情况下,由建设用地供需差决定,在低度集约模式下,用地规模过大,用地方式粗放,导致供需出现恶性循环;在过度集约模式下,用地规模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人均用地面积过低,不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在适度集约模式下,既满足一定的用地规模又可节约集约用地,是一种较好的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系统动力学在建设用地管理中的应用 [J].
李美岩 ;
刘应宗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3) :65-69
[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比较研究 [J].
赵丽 ;
赵乔贵 .
地矿测绘, 2009, 25 (01) :3-7
[3]   城市住宅用地年度供应量预测方法研究 [J].
张俊梅 ;
许皞 ;
陈亚恒 ;
门明新 ;
季文光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110-113
[4]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J].
冯海燕 ;
张昕 ;
李光永 ;
穆乃君 ;
陈瑾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6) :106-110
[5]   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J].
黎云 ;
李郇 .
城市规划, 2006, (10) :14-18
[6]   集约用地 缓解城市用地矛盾 [J].
章波 .
中国房地信息, 2006, (01) :8-9
[7]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 [J].
陈莹 ;
刘康 ;
郑伟元 ;
邓红蒂 ;
唐程杰 .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04) :26-29
[8]   依法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 [J].
孙佑海 .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1) :9-12
[9]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管理决策建模研究[D]. 张力菠.南京理工大学. 2002
[10]  
系统动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贾仁安,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