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岩溶储水结构分析与地球物理勘察

被引:11
作者
甘伏平 [1 ]
喻立平 [1 ,2 ]
卢呈杰 [1 ]
韦吉益 [1 ]
赵伟 [1 ]
机构
[1] 岩溶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 断裂; 储水结构; 地球物理勘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岩溶区储水结构是寻找地下水最为有利的靶区。在可溶岩与非可溶边界呈串珠状发育的岩溶泉、漏斗等,常指示地下岩溶强烈发育,接触界面的可溶岩为找水的有利部位。在背斜轴部,由于来自侧翼的挤压作用,灰岩、白云岩等硬脆性岩石易形成张性裂隙密集带,成为地下水的有利赋存部位。断裂、构造裂隙密集带使地下水互为沟通,成为良好的储水载体。在这些储水结构部位,合理选择组合地球物理方法和分析其地球物理特征,可快速获得储水结构的延伸方向、发育宽度及下延深度等参数,为定位、开采地下水提供基础性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饮水困难区地下水勘察新技术的应用 [J].
刘伟 ;
李泽坤 .
地质与勘探, 2010, 46 (01) :147-152
[2]   电阻率法在贵州凯里地区的找水应用 [J].
罗发科 .
贵州地质, 2009, 26 (02) :145-148
[3]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J].
裴建国 ;
梁茂珍 ;
陈阵 .
中国岩溶, 2008, (01) :6-10
[4]   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 为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附视频 [J].
王尚彦 ;
王明章 ;
杨胜元 .
贵州地质, 2006, (04) :256-260
[5]   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效应与潜力分析 [J].
蒋忠诚 ;
夏日元 ;
时坚 ;
裴建国 ;
何师意 ;
梁彬 .
地球学报, 2006, (05) :495-502
[6]   喀斯特枯水、干旱、灾害初探——以贵州省为例 [J].
戴洪刚 ;
梁虹 ;
黄法苏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32-37
[7]   电磁法在新疆干旱区找水中的应用及效果 [J].
兰险 ;
王卫江 .
新疆地质, 2004, (03) :271-274
[8]   电磁法在地下水探查中的应用 [J].
赵国泽 ;
詹艳 ;
陈小斌 ;
韩吉民 ;
官云章 ;
张远东 ;
于旭磊 ;
席京德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220-225
[9]   充电法探测充水岩溶裂隙的应用效果 [J].
李黔西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03) :9-10
[10]   地层含水性研究的地球物理方法 [J].
石昆法 ;
戚洪彬 ;
王斌贝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4) :63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