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不同岩溶储水结构分析与地球物理勘察
被引:11
作者:
甘伏平
[1
]
喻立平
[1
,2
]
卢呈杰
[1
]
韦吉益
[1
]
赵伟
[1
]
机构:
[1] 岩溶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水;
断裂;
储水结构;
地球物理勘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岩溶区储水结构是寻找地下水最为有利的靶区。在可溶岩与非可溶边界呈串珠状发育的岩溶泉、漏斗等,常指示地下岩溶强烈发育,接触界面的可溶岩为找水的有利部位。在背斜轴部,由于来自侧翼的挤压作用,灰岩、白云岩等硬脆性岩石易形成张性裂隙密集带,成为地下水的有利赋存部位。断裂、构造裂隙密集带使地下水互为沟通,成为良好的储水载体。在这些储水结构部位,合理选择组合地球物理方法和分析其地球物理特征,可快速获得储水结构的延伸方向、发育宽度及下延深度等参数,为定位、开采地下水提供基础性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7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