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安全协同供给的障碍及协同效应的实现

被引:1
作者
钱洁 [1 ,2 ]
机构
[1] 江苏警官学院
[2] 社会公共安全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协同; 治理;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3432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共安全的整体性治理需要从主体、政策、行动与时间层面考量安全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变"碎片化"为"民主化"安全供给。当前中国公共安全协同存在制度依赖、利益争夺与局域保护主义、信息与文化壁垒等安全协同供给的障碍。社会公众安全感的提升是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的核心要素。在着力提升以信任感、确定感与可控制感为其主要构成的社会公众的安全感的同时,还应以项目协同的方式,加强协商机制、互助机制与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常态协同中的政策网络与安全评价体系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微内容与自媒体碎片化环境的建构 [J].
邓若伊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9) :163-166
[2]   公共服务跨界合作:碎片化服务的整合 [J].
唐任伍 ;
赵国钦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8) :17-21
[3]   整体政府下的政策协同: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当代实践 [J].
周志忍 ;
蒋敏娟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6) :28-33
[4]   美国的应急协调:联邦体制、碎片化与整合 [J].
王宏伟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3) :124-128
[5]   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J].
丛中 ;
安莉娟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2) :97-99
[6]  
官僚制内幕.[M].(美)安东尼·唐斯(AnthonyDowns)著;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ClaytonThomas)著;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协同学.[M].(德)哈肯(Haken; H.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