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农民网商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明
赵冬梅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民网商; 形成发展;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农民网商作为"互联网+"战略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壮大对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生产力视角阐述了农民网商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然后,以实地调研和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全国已有的780个淘宝村进行调研,通过研究这些淘宝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总结出我国农民网商形成和发展演进机理;最后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网商发展模式等方面对发展培养农民网商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 [J].
郭承龙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5) :110-115
[2]   我国农村又将面临一次重大变革——“互联网+三农”调研与思考 [J].
万宝瑞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8) :4-7
[3]   我国“农民网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J].
路征 ;
宋丽敏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05) :131-134
[4]   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 [J].
崔丽丽 ;
王骊静 ;
王井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2) :50-60
[5]   电子商务参与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分析——以“菜管家”为例 [J].
王珂 ;
李震 ;
周建 .
华东经济管理, 2014, 28 (12) :157-161
[6]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
陈威 ;
郭书普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2) :196-205
[7]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经济学解析:一个基于声誉的信号传递模型 [J].
涂传清 ;
王爱虎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12, (11) :15-23+32
[8]   网络经济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J].
乌家培 .
生产力研究, 2000, (03) :6-6
[9]  
沙集模式2.0 一个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的跟踪研究[N]. 汪向东.人民邮电. 2013 (006)
[10]  
中国淘宝村[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阿里研究院,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