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应急法治新视野——以社会安全事件为视角

被引:26
作者
杨海坤 [1 ]
马迅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应急法治; 社会安全事件; 总体国家安全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4 ; 120401 ;
摘要
应急法治是考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之一,应急法治调整对象的宽泛化要求运用类型化方法,由全民反恐入手,重点治理社会安全事件。"总体国家安全观"高屋建瓴、应运而生,蕴含着以民为本、良法善治和公私相济三大价值,成为引领我国应急法治建设的新航标。良法善治的安全观首先要求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塑造整体联动的应急治理机制,逐步完善行政应急法律体系,提高公安警察的执法水平;同时,以民为本、公私相济的安全观契合"政府与公民关系平等化"的法治追求,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提倡治安承包的再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中国应对公共安全新思维 [J].
石勇 .
南风窗, 2014, (13) :26-28
[2]  
加快反恐立法刻不容缓[J]. 潘洪其.法律与生活. 2014(06)
[3]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行政法的回应 [J].
徐继敏 .
法学论坛, 2014, 29 (02) :24-31
[4]  
公共突发事件联动应急中的部门利益梗阻及治理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J]. 盛明科,郭群英.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3(02)
[6]   突发性公共事件行政程序研究 [J].
李庆 .
人民论坛, 2013, (18) :36-37
[7]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行政应急法律机制研究 [J].
刘美 ;
韩立丽 ;
赵楠楠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02) :22-24
[8]   我国私人参与履行警察任务法制的现状与课题 [J].
章志远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1) :49-61
[9]   我国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转变 [J].
郭秀清 .
理论探索, 2011, (05) :106-109
[10]   社会治理新模式与行政法的第三形态 [J].
江必新 ;
邵长茂 .
法学研究, 2010, 32 (06) :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