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非正式国际制度:以APEC和ARF为例

被引:9
作者
刘宏松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非正式国际制度; 亚太经合组织; 东盟地区论坛;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09.01.007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根据国家承诺属性的差别,国际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国际制度和非正式国际制度。非正式国际制度的成员国之间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ARF)都属于非正式国际制度。本文以中国参与这两项非正式国际制度为案例,考察中国在这两项非正式国际制度中政策偏好和行为模式的延续与变化,分析导致这些延续与变化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在加入APEC和ARF后,始终保持着对非正式制度的政策偏好,但行为模式逐渐向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这一外交行为特点,是缘于维护和促进国际利益的需要以及在参与后对制度规则的适应和学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6 +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形式选择——基于APEC和CAFTA的比较分析 [J].
田野 .
教学与研究, 2008, (09) :59-65
[2]  
APEC运作机制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宫占奎等著, 2005
[3]  
APEC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盛斌, 2005
[4]  
APEC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问题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朱彤等著, 2005
[5]  
从哑铃到橄榄:亚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苏浩著, 2003
[6]  
外交十记[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钱其琛 著, 2003
[7]   The concept of legalization [J].
Abbott, KW ;
Keohane, RO ;
Moravcsik, A ;
Slaughter, AM ;
Snidal, D .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000, 54 (03)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