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λDNA导入普通小麦雄性不育变异的分子验证

被引:6
作者
杨景成
于元杰
刘凤珍
齐延芳
沈法富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山东泰安
关键词
外源DNA导入;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 点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将外源λDNA导入普通小麦品系 81 45 2 7,获得一细胞质雄性不育变异体 ,稳定成系 ,简称D型不育系 ,受体 81 45 2 7可作其保持系。用32 P标记的λDNA作为探针 ,对受体 81 45 2 7、D型不育系及其与鲁麦 1 4号的杂种F1 核DNA和叶绿体DNA进行点杂交。实验结果表明 :D型不育系及杂种F1 核DNA和叶绿体DNA点杂交均呈阳性反应 ,而受体无阳性反应。说明外源λDNA片段已经整合进了不育变异体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中 ,并且可以稳定遗传。该结果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证明了外源DNA导入技术的可靠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J].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6)
[2]   用花粉管途径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 [J].
曾君祉 ;
王东江 ;
吴有强 ;
张健 ;
周文娟 ;
朱小平 ;
徐乃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3) :256-262
[3]   论生物诱变——外源DNA导入的双重作用 [J].
万文举 ;
邹冬生 ;
彭克勤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2, (04) :886-891
[4]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机理 [J].
李继耕 .
遗传, 1992, (02) :37-40
[5]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J].
刘祚昌 ;
赵世民 ;
詹庆才 ;
陈一吾 .
遗传学报, 1989, (01) :14-19
[6]   叶绿体基因组的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J].
刘祚昌 .
遗传学报, 1986, (03) :201-206
[7]   小麦离体叶绿体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研究 [J].
刘祚昌 .
植物学通报, 1984, (05) :34-36
[8]   A CHIMERIC GENE CONTAINING THE 5' PORTION OF ATP6 IS ASSOCIATED WITH 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 OF RICE [J].
KADOWAKI, K ;
SUZUKI, T ;
KAZAMA, S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1990, 224 (01)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