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值的工作:数字灵工平台化工作实践研究

被引:45
作者
牛天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数字灵工; 平台化工作; 赋值; 无边界;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21.0048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灵活的平台化工作已成为青年人全职兼职的工作形式之一。不同于传统职场固定时空的工作模式,也不同于平台上低技能、接零活儿的零工,数字灵工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高技能的专业化青年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围绕创意生产与传播优质内容,既获得收益,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研究以数字劳工理论为基础,指出平台弥合了生产资料和生产者的壁垒,改变了工作关系,促使数字灵工的平台化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同时,数字灵工平台化工作中也出现个体化的困境,包括自发性过劳、短缺的受众注意力以及微薄的利润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零工经济:智能时代的工作革命 [J].
邱泽奇 .
探索与争鸣, 2020, (07) :5-8
[2]   “不加班不成活”:互联网知识劳工的劳动体制 [J].
侯慧 ;
何雪松 .
探索与争鸣, 2020, (05) :115-123+159
[3]   2020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访谈 [J].
史安斌 ;
王沛楠 .
新闻记者, 2020, (03) :24-32
[4]   数字劳动过程及其四种表现形式 [J].
韩文龙 ;
刘璐 .
财经科学, 2020, (01) :67-79
[5]   自由高收入/不稳定不规律/孤独焦虑?——2019自由职业者生存发展报告 [J].
尹泽轩 .
国家治理, 2019, (08) :9-15
[6]  
过劳时代[M]. 新星出版社 , 森冈孝二, 2018
[7]  
已经发生的未来[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彼得·德鲁克, 2018
[8]  
零工经济[M]. 中信出版社 , 黛安娜·马尔卡希, 2017
[9]  
帝国、都市与现代性[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许纪霖, 2005
[10]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