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修正后的绑架罪

被引:8
作者
郑金火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绑架罪; 《刑法修正案(七)》; 罪刑相适应; 情节较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刑法修正案(七)》对绑架罪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情节较轻"的情形,降低了绑架罪的法定刑。应该认为,这种修改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具有合理性;同时这种修改符合刑罚所要达到的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具有合目的性。司法实践中,这两类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较轻"的绑架罪:掳人未取赎而主动、安全释放人质的,或者取赎后主动、安全释放人质而取赎数额不大、且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事出有因"的绑架行为,且该行为与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行为相互交织,又没有对人质进行人身损害的情形。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绑架罪的法定刑对绑架罪认定的制约
    阮齐林
    [J]. 法学研究, 2002, (02) : 33 - 44
  • [2] 严而不厉:为刑法修订设计政策思想
    储槐植
    [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6) : 101 - 109+94
  • [3] 刑法讲义各论.[M].(日) 大谷实;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4] 刑法学.[M].高铭暄; 马龙昌;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5] 刑法基本问题.[M].孙国祥; 著.法律出版社.2007,
  • [6] 规则如何提炼.[M].刘树德; 喻海松; 著.法律出版社.2006,
  • [7] 当前中国绑架犯罪研究.[M].王智民;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 [8] 刑事法网.[M].梁根林著;.法律出版社.2005,
  • [9] 论私力救济.[M].徐昕[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 [10] 刑罚目的的建构与实现.[M].韩轶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