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年代以来12个代表品种,随机区组三次重复,条播,在吉林省农科院试验地,旱地种植。采用常规分析,Scott—Knott聚类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等。将12个品种分成四类,分别代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产量潜力年平均增长1%,新品种比老品种增长31.2%。新品种收获指数比老品种提高了43.3%。在产量潜力递增中,主穗有效小穗数的作用最大,主茎收获指数次之,1/4立升容重较小。我省小麦的育种目标应把主穗有效小穗数列为主攻育种目标之一,同时注意提高主茎收获指数和容重。生育阶段合理结构是保持前期,缩短中期,提早抽穗,保证和稍延后期,适当提早整个生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