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47
作者
刘建民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赵文元
张珑
王永春
机构
[1]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支架; 介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4 [神经系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疗效 ,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 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 (前循环 78例 ,后循环 2 7例 ) ,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 ,通过支架上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 ,填塞GDC ,术后 3、6、1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 ,6~ 12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  10 4例手术成功 ,1例失败 ;80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 ,2 4例大部填塞 ,载瘤动脉通畅 ;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 ,1例发生颈动脉夹层动脉瘤 ,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 ,1例在GDC填塞过程中支架完全塌陷。 98例临床随访 3~ 3 2个月 ,均无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的症状。血管造影随访 62例 (随访期 6~ 12个月 ) ,60例动脉瘤不再显影 ,2例明显缩小 ,1例出现支架近端轻度狭窄。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和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支架使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成为可能 ,支架不但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 ,还可防止弹簧圈压缩 ,促进瘤内血栓形成 ,防止动脉瘤复发 ,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 [J].
刘建民 ;
黄清海 ;
许奕 ;
洪波 ;
赵文元 ;
周晓平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11) :48-51
[2]   血管内支架及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梭形动脉瘤 [J].
刘建民 ;
洪波 ;
许奕 ;
秦永文 ;
赵文元 ;
周晓平 ;
黄清海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 (11) :1052-105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