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不同成因混合气藏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15
作者
戴金星
机构
[1] 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天然气藏; 混合气; 沙河街组; 源岩; 二叠系煤; 圈闭; 气藏; 地质构造; 控制因素; 气苗; 白庙气田; 威远气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天然气具有分子小、重量轻、粘度低和被岩石吸附能力小、运移速度快、扩散能力强、运移途径长等特征,所以聚集在一个气藏或气苗中诸气体组分,除具同一成因外,也有混合成因的。以往仅根据其主要组分的成因,把整个天然气藏统归同一成因,而忽视了不同成因的混合气藏(苗)的研究。近几年来,由于重视了天然气组分的同位素测试,我国有很多气藏(苗)是具有不同成因混合气藏的特征的。这里所谓不同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南部万金塔二氧化碳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J].
裘松余 ;
钟世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434-439
[2]   东濮凹陷煤成气地化指标及其与油成气的对比 [J].
朱家蔚 ;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3) :272-279
[3]   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 [J].
徐永昌 ;
沈平 .
沉积学报, 1985, (02) :37-46
[4]   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若干指标的初步探讨 [J].
戴金星 ;
戚厚发 ;
宋岩 .
石油学报, 1985, (02) :31-38
[5]   地球深部来源的天然气 [J].
王先彬 .
科学通报, 1982, (17) :1069-1071
[6]   我国高含二氧化碳气藏的分布及其成因探讨 [J].
戚厚发 ;
戴金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1, (02) :34-42
[7]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M].[美]福尔(G·Faure) 著;潘曙兰;乔广生 译.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