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杨油层孔隙水成因与砂岩成岩相研究

被引:5
作者
楼章华,曾允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
关键词
成岩作用,成岩相,孔隙水成因,水动力场;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5.s1.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相似的岩石组分决定了相似的成岩特征。但是,控制成岩自生矿物种类、顺序、相对含量和孔队演化还有;(1)孔隙水地球化学性质;(2)埋深和地温梯度;和(3)沉积环境等,这些因素在区域上的差别成了区域上的成岩作用差异,其中具有不同孔隙水成因的局部水动力单元决定了区域上的成岩相类型和成岩相区的划分。研究区的成岩相类型有:(1)大气水淋滤成岩相;(2)混合水成岩相;(3)埋藏压实水成岩相;和(4)古蒸发浓缩水成岩相。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M].尹观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
[2]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3]  
松辽陆相盆地石油地质.[M].杨万里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4]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