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乡差距之困:基于劳动力流转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4
作者
王学龙 [1 ]
于潇 [2 ]
白雪秋 [3 ]
机构
[1] 北海道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2]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
[3]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劳动力转移; 机会成本; 城市化; 城乡差距;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2.08.001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疑可以缩小中国的城乡差距。然而,在现实的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包括现行土地制度在内的障碍。文章在拓展Todaro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FPS(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农地需求,从而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这不仅导致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无法将农地的未来收益充分变现,还增加了农民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并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因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给予农民"市民化补贴"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破解城乡差距之困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J].
孙文凯 ;
白重恩 ;
谢沛初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28-41
[2]   户籍对价、劳动力迁移与土地流转 [J].
张良悦 .
财经科学, 2011, (01) :117-124
[3]   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J].
蔡昉 ;
王美艳 .
经济学动态, 2009, (08) :4-10
[4]   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 [J].
丁守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4) :56-62
[5]   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 [J].
陈广桂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3) :43-47
[6]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 [J].
周天勇 .
经济研究, 2001, (03) :75-82
[7]  
Imperfect Labor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a Dual Economy*[J] . GuWei,ShigemiYabuuchi.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6 (4)
[8]   Harris-Todaro models with a land market [J].
Brueckner, JK ;
Zenou, Y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9, 29 (03) :317-339
[9]  
Leaving the Countryside: Rural-To-Urban Migration Decisions in China[J] . Yaohui Zha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2)
[10]  
Rural-urban linkages in contemporary Harare: why migrants need their land[J] . Deborah Potts,Chris Mutambirwa.Journal of Southern African Studies . 199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