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雌激素对生殖和发育毒性的分子机理

被引:24
作者
龙鼎新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雌激素样化合物;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分子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9 [毒物学(毒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环境雌激素具有生殖和 或发育毒性 ,但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尤其在分子机理方面目前不甚明了。本文从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诱变效应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在分子机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生殖毒理研究 [J].
邓茂先 ;
吴德生 ;
詹立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 (03) :134-136+150
[2]   甲基汞对大鼠胚胎细胞毒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J].
李勇 ;
李松 ;
赵如冰 ;
陈星 ;
潘漪清 ;
孙棉龄 ;
李竹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2) :18-21
[3]  
动物细胞工程原理与实践.[M].冯伯森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4]   Environmental antiandrogens: Developmental effect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J].
Kelce, WR ;
Wilson, EM .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JMM, 1997, 75 (03) :19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