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Ⅴ.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2
作者
吕景良
吴百灵
梁岐
衣翠文
吴桂荣
机构
[1] 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
关键词
大豆品种; 育成品种; 类型品种; 亚油酸; 亚麻酸; 品种间; 改良品种; 十八碳二烯-9,12-酸; 十八碳三烯-9,12,15-酸; 脂肪含量; 栽培类型; 脂肪酸组成; 资源;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89.01.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脂肪平均含量19.38%,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为主要成份,平均含量54.87%,油酸和亚麻酸平均含量分别为21.36%、8.96%。不同类型品种比较结果,脂肪含量:栽培类型>半栽培类型,早熟类型品种>晚熟类型品种,棕榈酸和油酸含量类型间差异与脂肪含量趋势相同;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类型间差异与脂肪含量趋势相反,即半栽培类型>栽培类型,晚熟类型品种>早熟类型品种。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比较,脂肪含量,育成品种>地方品种;棕榈酸含量与脂肪含量差异相同;亚麻酸含量则相反;硬脂酸、池酸和亚油酸,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间差异不显著。鉴定筛选出脂肪含量22%以上的品种10份,亚麻酸含量6%左右的品种10份,亚油酸含量60%以上的品种9份。列出保存编号和品种为称及来源与产地,供育种选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