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算公开的制度性突破与实现路径

被引:10
作者
刘剑文
侯卓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算公开; 预算法; 财政宪法; 治理结构; 纳税人权利保护;
D O I
10.19376/j.cnki.cn11-1011/f.2014.11.001
中图分类号
F812.3 [预算、决算]; D922.21 [预算法、决算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30103 ;
摘要
预算法常有"财政宪法"之美誉,究其原因在于,预算法是管理政府之法,而非政府之工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我国《预算法》,其深远意义已完全超出了文本修订之意。本文认为预算公开的根本功能是维护纳税人权益,这是制度设计的法益起点;同时能间接地制约与规范行政机关的财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督促立法机关更好地履行其预算职权。深层次看,预算公开的功能意义在于,强化纳税人的参与,优化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预算公开的制度设计,应当同时包括预算文本意义和过程意义的公开,公开对象既包括普通纳税人,也包括作为其受托人的人大代表。同时,本文指出,现阶段应继续在破解预算公开的制度性障碍、拓深公开的力度、堵住新法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和补足规范缺失等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使预算公开进程能超越静态文本,不断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 /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民社会与治理.[M].何增科; 包雅钧;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预算法律制度论.[M].王永礼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3]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M].[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美]里查德·A.马斯格雷夫(RichardA.Musgrave)著;类承曜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  
民主新论.[M].(美)萨托利(Sartori;Giovanni)著;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
[5]   创制与延展:治理语境下《预算法》实施若干配套制度的思考 [J].
侯卓 ;
胡瑞琪 .
学习与实践, 2014, (07) :80-87
[6]   迈向公共财政:《预算法修正案(二次审议稿)》之评议 [J].
朱大旗 .
中国法学, 2013, (05) :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