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被引:25
作者
徐向军
刘建通
席凯强
机构
[1] 首都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关键词
竞技体育; 战略发展; 优势项目; 人才培养;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0.07.032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依靠结构合理、均衡发展的项目体系来支撑。在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中,调整结构,均衡发展,提高效益,是实现体育强国梦想的基石。优势项目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贡献巨大,但项目发展的不均衡性,后备人才培养失衡也制约着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繁荣的经济,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着力解决好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将极大的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如何在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中更新观念、转变职能、优化机制,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好战略调整与布局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研究 [J].
李慧林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03) :19-27
[2]   论我国竞技体育的“阴盛阳衰” [J].
于华 .
体育科技, 2004, (03) :6-8+37
[3]   我国竞技体育项目整体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健 ;
李宗浩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4) :8-11
[4]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J].
虞重干 ;
刘志民 ;
丁海勇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2) :8-11+22
[5]   我国奥运获奖项目组合结构的变化特征 [J].
罗平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6, (03) :10-16+27
[6]  
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李卫.北京体育大学. 2001